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19-05-07点击量:
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?
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开始主要是依据X线检查。根据测量皮质骨的厚度和骨皮质指数(骨中点皮质总厚度骨中点横径),观察松质骨骨小梁的数量粗细和分布情况(骨小梁类型指数)来诊断骨质疏松及其严重程度,由于X线诊断是根据各人肉眼观察作出的,误差较大。况且X线片的分辨率低,有人认为用X线片能诊断骨质疏松时,骨量丢失已达到30%,故不能作出早期诊断。自20世纪60年代应用单光子吸收法(SPA)测量桡骨骨矿含量的技术问世以来,相继出现了单能X线吸收法(SXA)、双光子吸收法(DN)、双能X线吸收法(DEXA)、定量CT及超声诊断等技术测定骨矿含量(BMC)或骨矿密度(BMD)来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并判断严重程度。
由于骨的强度主要是由骨密度因素决定的,因此,测定骨密度能间接反映出骨的强度,从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,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进行评估。
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0)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为(将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平均值减所测骨密度值)
≤1标准差(SD)正常
1~2.5标准差(SD)骨量减少
>2.5标准差(SD)骨质疏松症
>2.5标准差(SD)若伴有脆性骨折,为严重骨质疏松症
目前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也可不用标准差表示,而用骨量丢失的百分率表示。将所测定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峰值BMD比较,减少
<12%正常
13%-24%骨量减少
>25%骨质疏松症 >25%若伴有脆性骨折,为严重骨质疏松症
>37%严重骨质疏松症